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

喜與樂的差別

問曰:「何謂為靜?」
曰:「離五蓋是為靜。喜樂者,喜者滿。
何謂為滿?    身心喜滿怡悅,邊味是喜。
樂者,棄除二苦:身苦、心苦,是名為樂。樂者,著其想味。」

問曰:「何謂為喜?」
答曰:「心肥壯,其想希好,是名為喜;樂者,得而受之。
又言:『兩法不得相離,若有喜者則有樂,樂則有喜。喜者含入行陰,樂者含入受陰
如人涉道渴乏無水,聞有水處即發喜心,是名為喜,到已飲水洗浴,是名為樂。』
初禪定者,初者第一禪,定者善燒,亦言禪師所觀法。」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四

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瀟灑看戲


我的存在是個迷思,如果存在世間時,卻一直認為自己不該存在世間,不屬於此時此地的一個人卻存在著,於是內心就充滿著矛盾與沮喪。

但是,佛法揭示了凡緣起者必不實有。易言之,凡世間法者,就是虛幻不實的,根本不存在。

故而當你瞭解佛法的真意時,內心對與自己不該存在世間這個矛盾應該得到了解決,你應該沒有痛苦的基礎。本來就不存在,本來就只是虛假的現像,因此不應在意它,不必為它苦惱。

放輕鬆點,只不過是一場影戲而已,瀟灑看戲就好。

2012年6月23日 星期六

混然天成

雨天喝山茶 別有一番意境,
香氣來自山中  雨聲來自雲海,
翻江海以騰雲霄,
遊太虛而臨山川,
茶雨之曲調,渾然天成。

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阿含經的修道次第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八

如前〈菩薩功德品〉中所說八法能攝大乘,當知在此十三住攝。謂於第一第二住中,於菩薩藏生信、勝解、聽受、思惟;第三住中得勝意樂,趣向前行勝修行相;於餘一切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中,得修廣大;於上三種淨行所攝菩薩住中,修果成滿;如來住中,當知獲得究竟出離。


玅境老解釋 八法:

「第一個是菩薩藏教」。

「第二,即於如是菩薩藏中,顯示諸法真實義教」。前面是教,這個是義,顯示義。

「第三者,即於如是菩薩藏中,顯示一切諸佛菩薩不可思議最勝廣大威力之教」。這是單獨指佛菩薩的不可思議的威力,大乘菩薩藏裏面顯示這一點。

「四者於上所說如理聽聞。」

前四法是第一、第二住中,「於菩薩藏生信、勝解、聽受、思惟」,包括了前四法。

第三住極喜住,就是初得無生法忍。「得勝意樂」,因為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有殊勝的意願,有大悲心,同時有大智慧,這叫殊勝意樂。「趣向前行」,初得無生法忍以後,不停留在那裡,繼續向前進,向於無相的境界趣進。「勝修行相;」這個時候的修行特別殊勝,以無所得的智慧修學六波羅密。  

第五法,是如理思惟為先,趣勝意樂。

第六法,就是趣勝意樂為先,入修行相。

第七法「修果成滿」,入修行相為先,修果成滿。「從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中間有個無礙解住,一共是三個住。

第八法到佛的境界的時候,「當知獲得究竟出離」,究竟出離,就是第八法



依我的想法:

此處的八法,其實和阿含經裡說的修道次第是一致的,尤其是四預流支。

此處的1~4法,相當於親近善士、聽聞正法。

5法 即是內正思惟

6法 即是法次法向 (亦即將進入初果)

7法 就是步入修道位 (初果~四果之間的努力階段)

8法 就是達到涅槃解脫位了 (相當阿羅漢果位)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努力"不生" 吧!

常人貪生怕死,懂佛法的人是------怕生 不怕死

緣起法則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因此,有生必有死,現在已出生的一切有情(包括修道人在內),不必懼怕死亡,而是一定會死亡。
那麼修行在修什麼呢?
就修誰能達到"不生"的境界,即阿含經所言"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所做已辦,自知不受後有" 。"不受後有"即是不生、無生。

為何要求"不生"? 因為"往生"以後,就是再來娑婆世界受苦,
那再度來人間起惑 造業 受苦,豈不是生生不息,無盡的生死輪迴嗎?
所以最好也不要往生,要努力修到"不生"。

2012年4月11日 星期三

善知世間集 世間滅

善知世間集 世間滅者,與在瑜伽師地論裡有更詳細的解說,分解成七處觀或八處觀

《雜阿含經》卷12

若多聞聖弟子於世間集、世間滅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入,是名聖弟子招此善法、得此善法、知此善法、入此善法,覺知、覺見世間生滅,成就賢聖出離、實寂、正盡苦,究竟苦邊。所以者何?謂多聞聖弟子世間集滅如實知,善見、善覺、善入故。 



瑜伽43:「又諸菩薩,於其世間,於世間集,於世間滅,於能往趣世間集行,於能往趣世間滅行

妙境老的解說

1.「又諸菩薩、於其世間」,這是對眾生居住的世間,這就是苦-苦惱的世界,這是苦的觀察,觀察它是苦

2.「於世間集」,這個苦集滅道的「集」,就是愛見煩惱能集成很多的苦惱

3.「於世間滅」就是涅槃了,滅除這個世間集,滅除這個世間,就是滅諦。

4.「於能往趣世間集行」,這下面又說到「集」,世間的集是愛見煩惱,愛見煩惱就是用一個「愛」,也可以表示出世間集,「但往趣世間集」,那就是愛前面的「受」,觸緣受、受緣愛,就是因受而有愛,這受向前進的時候就是愛,這是世間集行,「於能往趣世間滅行」,你這樣做向前進就能達到沒有世間的苦集了,那就是道諦,就是戒定慧,修學出世間的戒定慧,就能滅除世間的苦集了

這上面「於其世間」,這是一個觀,一個苦觀,於世間集是集觀,於世間滅是滅觀,「於能往趣世間集行」,就是觀受緣愛,這是第四個「於能往趣世間滅行」,這是出世間道,這一共是五個。
 

「於其世間愛味過患及與出離,皆如實知。」

前面是五個觀,這裡有三個觀,「於其世間愛味」這是個觀,「過患」是個苦觀,這是二個,「及與出離」加起來是三個,加前面五個是八種

5.「世間愛味」味是所愛、味是苦味,但是感覺到美,所以還是愛著,這是集諦。

6.「過患」由愛味不斷的招感生死苦,就是苦諦,這是重說集諦和苦諦。

7.「及與出離,皆如實知」,「出離」應該是滅諦和道諦是出離,加起來就是八種觀,「皆如實知」,菩薩對於世間的苦集滅道,都如實的通達無礙,


《披尋記》一四九二頁:

「於其世間愛味過患等者:〈攝事分〉說:於諸行中觀察愛味時,能善通達諸行愛味所有自相」,這本論的〈攝事分〉就是後邊,「於諸行中」這個諸行呢?也通於正報,也通於依報,這些事情都是因緣所生法,都是遷流變化的所以叫做行。「於諸行中觀察愛味時」,於觀察內心愛煩惱的時候,「能善通達諸行愛味所有自相」就能夠善巧的通達,諸行中的愛味所有的自相,究竟這愛是指什麼說的就會明白的,「即於諸行觀察過患時,能善了知三受分位過患共相」,也就是在諸行觀察過患的時候,觀察生死流轉老病死境界的時候,能善巧的了知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分位」就是遇見這個境界有這個受,遇見那個境界有那個受,這個分位不一樣,但是過患都是苦惱,過患是共相。」( 玅老 T422 )

《披尋記》一四九二頁:

  「於其世間於世間集等者:此中世間通說有情世間及器世間」,這個苦不但是指正報,色受想行識是苦,所居住器世間也是苦,這個集不但是集成了我們的正報,也集成了世間的依報,所以「通說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如其次第、四諦所顯」,於苦集滅道四諦,「於道諦中略復有二:一、世間道,名能往趣世間集行」這是世間道,「二、出世道,名能往趣世間滅行」,出世間的道,那就是戒定慧了。」( 玅老 T422 )
 

《菩薩善戒經》卷618 三十七助道品〉:「復次,菩薩知器世間,菩薩善知器世成壞因緣。是故經說:迦延!如來善知世間,知世間因,知世間滅,知世間道,知世間味,知世間苦,知世間解脫。」(CBETA, T30, no. 1582, p. 994, a20-23)
  

《瑜伽論記》卷11〈菩提分品〉:「

景云:言於世間者,即觀苦也。

於世間集、於世間滅者,即觀集、滅也。

於能往趣世間集行者,此觀受也。因受生愛,愛是集體,受為往趣,集之行也。餘處但作七觀不觀於受。

於能往趣世間滅行者,此觀道也。愛味者,重觀於集。過患者,重觀於苦。及出離者,重觀於滅。略不重觀於道,以能觀心即是道故,以集是生死之本所以三度觀之。
 
泰云:於世間集者,受因也。

 基云:問曰:何以集諦三重觀空諦滅諦二重觀耶

義曰:苦、集深可厭,故二三觀之。滅甚可忻,故亦重觀也。又前五觀四諦,唯重觀集。趣集之行,謂受者,以深可厭故,故重觀之。

前別觀四諦,下重觀四諦。愛味,謂集諦或是苦諦。過患,謂苦諦或是集諦。出離,謂無漏二諦為一觀也。

測云:相傳解言八種觀者。以七處善為七。無我為第八。此說不然。」(CBETA, T42, no. 1828, p. 553, b27-c14)

2012年4月7日 星期六

什麼都不要做

由於看戲者的需求,形塑出一堆演員去不斷編劇演戲,演藝圈如此,政治圈更是如此。老百姓們若是關掉電視、網路、報刊雜誌,我想不須超過一年,很多烏煙瘴氣的事情都會消失無蹤的。這是個供需的環境因素,我們不看戲,演員沒觀眾,自然就演不下去了,那就世界太平。因此,我們要做的事就是"什麼都不要做"。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對法不動搖的信心----無生法忍

一生的信念,若是建基於變動無常的人事物上頭,那是危險且糟糕的。
對某人生起信賴,是在相對世間上的一種肯定,但並不足以將一生(甚至是來世)的生命交付出去。舉凡世間有為法皆是變動不居的,是暫時存在的現像,一切人事物都是虛幻不實的,當然不值得深信不疑。
佛教徒的"信心"不是建立在以人為對象上,
應該是建立在"佛法"上,那才是真正不動搖的信心----無生法忍。
這才是佛陀大力呼籲的 "依法不依人"

還沒自我覺悟者,應致力精勤覺悟;
已自覺者,應致力去覺悟他人。
佛陀如是教導,佛弟子該如是效法。

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對境練心

佛法是為增進更完善的生活品質,是為完美人生而宣說的,故學佛修行也必是在人間生活之中。
佛法是修行在人間,生活在人間,運用在人間。

而修行又以修心為宗要,不離生活而有修證,不離生活而起大用,不離生活而有凡聖。今日沉思中有了一點靈犀,提出來給大家參考參考:

對境練心分幾種層次

1.     對境起妄念
2.     不對境也起妄念
3.     不對境起正念
4.     對境起正念 

對境起妄念,譬如:正在吃飯時,不正念觀察、警覺進食的一舉一動,一色一香一味,反倒是妄想紛飛,想了一堆天方夜譚的事,囫圇吞棗的吃完飯,毫不知菜根香。這類的很常見。

不對境也起妄念,譬如:要你打坐,收攝五根,但是意根收不回來,所緣境一下子就丟失,妄想是一場接一場的上演。沒外境的干擾他還是妄想紛飛,這就散心得厲害。

不對境起正念,就是狀況②的相對。沒了外境的干擾,比較好練心,專心一意的去守住念頭,去思惟應該思惟的事項。

對境起正念就是狀況①的相對。正在吃飯時,便能正念觀察、警覺進食的一舉一動,一色一香一味,能如實的覺知,這心念就守得很好,把每個當下的活動都當所緣境,這專注力要很強,算是最難的一個層次。

對境起正念這也就是所謂的動中禪亦是中國禪宗所言的生活當中時刻無處不是禪。唯有能夠熟練到這個地步,才能說佛法對生活起了改善的作用,才能說徹底的落實佛法在生活之中。

以上是我的一點小體悟,不知正確與否,還盼有志的同修斧正之。

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我"的中毒

"我"的中毒-----談工作無力感

在職場中不受主管重視,和同事也沒深厚的友誼或互動,這樣的人特別容易有”工作無力感”。

深思其中的因緣,人的自信及喜悅是來自他人的肯定與關注,若是沒有外的這些正、反面的音聲,你會感覺自己是隱形人,也就是別人把你當”空氣”,那樣日積月累下來,輕者,自信不足、全身無力;重者,自卑得憂鬱症。
這樣的人其實問題不大,且算是這個正常人,是在正常的因緣環境下,我們造就了他們。
怎麼說呢?因為一般不正常的人都以為有一個獨立存在的自我,以為自己可以決定一切,這樣的人中毒是比較深的,他們中了「實在有我」的概念之毒。
正常人就不一樣了,他們沒有中毒,或說中毒不深,他們的”自我”是很脆弱的,需要經由外在環境的形塑,需要主管同事家人等的肯定、讚美,或者是反面的指責、陷害等等互動,來確認自己的存在。這類的人也不是沒有中毒,正確的說是中毒不深,因為他雖然知道自我是由外在的一切所形塑出來的,但他還是深怕自我不存在,所以說中毒不深。
希望學佛的人 能越來越正常,把世間的人事物都看清了,自然就健康快樂,願我們生活品質越來越高。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無心栽柳

俗話說:有心栽花 花不開,無心栽柳 柳成蔭。
但我卻是 "無心栽花 花遍開"
年後將遺忘多月的水仙球根丟進水桶
隔幾日竟 撞見它們  猛喝水  抽綠葉  儼然是生意盎然的在"裝蒜"
不日便結出幾個扎實的花苞來
現在已滿室芳香 花開春暖了

種子不是不生長 只不過 "緣缺不生"
裝在紙箱裡沒水 沒陽光 置之不理
它便保持原樣 緩慢的變化 盡量保持生命力
而一但 被發現丟進水桶裡了 俱足生長的因緣
"有因有緣 水仙花開"

世間道理如此簡單易懂   人生際遇也是如此類推
但因緣要來得繁複多倍  人生要能參透 看破 便能活得自在無憂了
不論有心 還是無心  只要栽種了 因緣具備了 
花開果結 是必然 而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