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努力"不生" 吧!

常人貪生怕死,懂佛法的人是------怕生 不怕死

緣起法則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因此,有生必有死,現在已出生的一切有情(包括修道人在內),不必懼怕死亡,而是一定會死亡。
那麼修行在修什麼呢?
就修誰能達到"不生"的境界,即阿含經所言"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所做已辦,自知不受後有" 。"不受後有"即是不生、無生。

為何要求"不生"? 因為"往生"以後,就是再來娑婆世界受苦,
那再度來人間起惑 造業 受苦,豈不是生生不息,無盡的生死輪迴嗎?
所以最好也不要往生,要努力修到"不生"。

2012年4月11日 星期三

善知世間集 世間滅

善知世間集 世間滅者,與在瑜伽師地論裡有更詳細的解說,分解成七處觀或八處觀

《雜阿含經》卷12

若多聞聖弟子於世間集、世間滅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入,是名聖弟子招此善法、得此善法、知此善法、入此善法,覺知、覺見世間生滅,成就賢聖出離、實寂、正盡苦,究竟苦邊。所以者何?謂多聞聖弟子世間集滅如實知,善見、善覺、善入故。 



瑜伽43:「又諸菩薩,於其世間,於世間集,於世間滅,於能往趣世間集行,於能往趣世間滅行

妙境老的解說

1.「又諸菩薩、於其世間」,這是對眾生居住的世間,這就是苦-苦惱的世界,這是苦的觀察,觀察它是苦

2.「於世間集」,這個苦集滅道的「集」,就是愛見煩惱能集成很多的苦惱

3.「於世間滅」就是涅槃了,滅除這個世間集,滅除這個世間,就是滅諦。

4.「於能往趣世間集行」,這下面又說到「集」,世間的集是愛見煩惱,愛見煩惱就是用一個「愛」,也可以表示出世間集,「但往趣世間集」,那就是愛前面的「受」,觸緣受、受緣愛,就是因受而有愛,這受向前進的時候就是愛,這是世間集行,「於能往趣世間滅行」,你這樣做向前進就能達到沒有世間的苦集了,那就是道諦,就是戒定慧,修學出世間的戒定慧,就能滅除世間的苦集了

這上面「於其世間」,這是一個觀,一個苦觀,於世間集是集觀,於世間滅是滅觀,「於能往趣世間集行」,就是觀受緣愛,這是第四個「於能往趣世間滅行」,這是出世間道,這一共是五個。
 

「於其世間愛味過患及與出離,皆如實知。」

前面是五個觀,這裡有三個觀,「於其世間愛味」這是個觀,「過患」是個苦觀,這是二個,「及與出離」加起來是三個,加前面五個是八種

5.「世間愛味」味是所愛、味是苦味,但是感覺到美,所以還是愛著,這是集諦。

6.「過患」由愛味不斷的招感生死苦,就是苦諦,這是重說集諦和苦諦。

7.「及與出離,皆如實知」,「出離」應該是滅諦和道諦是出離,加起來就是八種觀,「皆如實知」,菩薩對於世間的苦集滅道,都如實的通達無礙,


《披尋記》一四九二頁:

「於其世間愛味過患等者:〈攝事分〉說:於諸行中觀察愛味時,能善通達諸行愛味所有自相」,這本論的〈攝事分〉就是後邊,「於諸行中」這個諸行呢?也通於正報,也通於依報,這些事情都是因緣所生法,都是遷流變化的所以叫做行。「於諸行中觀察愛味時」,於觀察內心愛煩惱的時候,「能善通達諸行愛味所有自相」就能夠善巧的通達,諸行中的愛味所有的自相,究竟這愛是指什麼說的就會明白的,「即於諸行觀察過患時,能善了知三受分位過患共相」,也就是在諸行觀察過患的時候,觀察生死流轉老病死境界的時候,能善巧的了知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分位」就是遇見這個境界有這個受,遇見那個境界有那個受,這個分位不一樣,但是過患都是苦惱,過患是共相。」( 玅老 T422 )

《披尋記》一四九二頁:

  「於其世間於世間集等者:此中世間通說有情世間及器世間」,這個苦不但是指正報,色受想行識是苦,所居住器世間也是苦,這個集不但是集成了我們的正報,也集成了世間的依報,所以「通說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如其次第、四諦所顯」,於苦集滅道四諦,「於道諦中略復有二:一、世間道,名能往趣世間集行」這是世間道,「二、出世道,名能往趣世間滅行」,出世間的道,那就是戒定慧了。」( 玅老 T422 )
 

《菩薩善戒經》卷618 三十七助道品〉:「復次,菩薩知器世間,菩薩善知器世成壞因緣。是故經說:迦延!如來善知世間,知世間因,知世間滅,知世間道,知世間味,知世間苦,知世間解脫。」(CBETA, T30, no. 1582, p. 994, a20-23)
  

《瑜伽論記》卷11〈菩提分品〉:「

景云:言於世間者,即觀苦也。

於世間集、於世間滅者,即觀集、滅也。

於能往趣世間集行者,此觀受也。因受生愛,愛是集體,受為往趣,集之行也。餘處但作七觀不觀於受。

於能往趣世間滅行者,此觀道也。愛味者,重觀於集。過患者,重觀於苦。及出離者,重觀於滅。略不重觀於道,以能觀心即是道故,以集是生死之本所以三度觀之。
 
泰云:於世間集者,受因也。

 基云:問曰:何以集諦三重觀空諦滅諦二重觀耶

義曰:苦、集深可厭,故二三觀之。滅甚可忻,故亦重觀也。又前五觀四諦,唯重觀集。趣集之行,謂受者,以深可厭故,故重觀之。

前別觀四諦,下重觀四諦。愛味,謂集諦或是苦諦。過患,謂苦諦或是集諦。出離,謂無漏二諦為一觀也。

測云:相傳解言八種觀者。以七處善為七。無我為第八。此說不然。」(CBETA, T42, no. 1828, p. 553, b27-c14)

2012年4月7日 星期六

什麼都不要做

由於看戲者的需求,形塑出一堆演員去不斷編劇演戲,演藝圈如此,政治圈更是如此。老百姓們若是關掉電視、網路、報刊雜誌,我想不須超過一年,很多烏煙瘴氣的事情都會消失無蹤的。這是個供需的環境因素,我們不看戲,演員沒觀眾,自然就演不下去了,那就世界太平。因此,我們要做的事就是"什麼都不要做"。